新冠肺炎疫情之下-從行為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媒體應扮演的角色

Kei Chen
May 7, 2020

--

covid-19
Photo by Markus Winkler on Unsplash

在東京,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擴大,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於3/25晚間發佈了「自肅」請求,希望大家沒有緊急事,盡量不要外出(但不具有具體的法律約束力)。雖然如此宣導了,但在媒體報導上或是自己的社群媒體上,還是可以看到很多人在外頭閒晃、賞櫻花、聚會、打卡等行為。直到後來首相安倍晉三宣布進入「緊急事態」後,大家才開始明顯地減少在外的活動、與人的接觸。

在初期,看到仍然到處打卡的朋友,或是在外頭閒晃被採訪的人們,我感到很不解,到底是什麼使他們這麼做?而又該如何說服這些人好好待在家呢?我認為這時候硬碰硬的吵起來,並無助於事,而可以藉由行為經濟學的角度來審視偏誤的產生,並藉由「媒體」的力量,來達成宣導效果。

目次
說服他人,不該硬碰硬
從行為經濟學:認知偏誤的角度切入(正常化偏誤、從眾效應、選擇性注意)
媒體應該扮演的角色(善用媒體之力:正向的以偏概全)

說服他人,不該硬碰硬

當自己好好待在家,而身邊出現到處閒晃、聚會的友人時,總會忍不住的想告訴他,「為什麼要到處亂跑?你應該好好待在家。」但這樣強硬的說法,當事人其實聽不太進去,這是為什麼呢?

所有人都認為自己做的決定是合理的

疫情爆發後,在社群媒體上,「賞花景點人潮還是爆多」「年輕人照常聚會」等這類新聞出現時,總會引起撻伐:「這些人是腦袋有問題嗎?」「是笨蛋吧?」之類的評論。

但當事人肯定不這麼認為的,因為:

「在正常的情況下,沒有人會做出自己覺得不合理的決定。」

今天你做一件事,通常是基於你覺得、或是潛意識裡覺得,這麼做是對的、這樣的想法是合理的,才會去做。對於那些照樣聚會、玩耍的人來說,一定也認為這是合理的決定。因此,當你強硬地想用自己認為合理的論點,去說服他人時,會有難度,因為當事人並不覺得自己有不合理之處。

這時,我們可以試著從心理學、行為經濟學的層面下手,先去了解可能是什麼樣的認知偏誤在其中作祟,造成他們在想法上的不同,再對症下藥。

Photo by Jacek Dylag on Unsplash

從行為經濟學:認知偏誤 的角度切入

認知偏誤是什麼

在行為經濟學的經典著作《快思慢想》中,提到一般人的認知思維模式有兩個系統:系統一(system1)和系統二(system2)。系統一的運作,是無意識的直覺思考方式。系統二則是有意識,且必須耗費注意力的理性思考模式。雖然大部分的人,會認為自己是靠系統二在過日子的,但因為系統一可以經由個人經驗或直觀推斷等,快速且毫不費力地提供我們想法,且通常效果還不錯,所以系統二經常就採納了系統一的建議。然而系統一有時仍然會發生錯誤,便產生了所謂的「認知偏誤」。

什麼樣的認知偏誤在作祟

在疫情爆發之下,是什麼樣的想法、偏誤,讓許多日本人還是選擇到外頭遊蕩呢?

1/ 正常化偏誤 (Normalcy Bias)

正常化偏誤指的是,「根據過去的經驗判斷,低估大災難的可能性及其影響力,導致災難發生時輕忽嚴重性、缺乏應變。」

日本在2003年的SARS時,是零病例的。也因此多數人沒有那段因傳染疾病帶來恐慌的記憶和經驗,也許是因此而輕忽了新冠肺炎的嚴重性。

2.從眾效應與選擇性注意

從眾效應指的是,「人很容易受到大多數人想法的影響,進而跟從大眾的行為或是思考。」

而選擇性注意則是,「人們在接收訊息時,傾向於從自己原有的意見或觀點出發,接受那些和原先想法較一致的內容,而迴避相反立場的訊息。」

選擇到外頭透氣的日本人們當中,有很大比例部分是年輕人,學校停課在家很無聊,不如去和朋友們吃飯、逛街、唱卡拉OK等。很多人預設立場,認為自己年輕不會被傳染,或是被傳染了也不會麽樣(確實以死亡率來看,年輕人是相對低的)。

而當自己的朋友們都仍然在社群網站上開心打卡,以及在媒體大肆報導「疫情越趨嚴重,但仍然到處都是人」的資訊下,也就很自然地因為「選擇性注意」而忽略了那些反對的聲音,加深己見,而跟隨著他們接收到的訊息來行動(「從眾效應」)。

媒體應該扮演的角色

從上述提到的偏誤觀點來看,如果能讓「好好待在家」變成主流,讓人們產生「大家好像都待在家耶…好吧,那我是不是也應該待在家」的從眾想法,也許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。至於要如何達成?我認為,在這個網路發達的時代,運用「媒體」的力量,是最快的。當然不僅是一般的新聞媒體等,還有社群媒體。

媒體是萬惡的源頭:斷章取義、以偏概全、看圖說故事?

it’s media
諷刺媒體「擷取部分內容,看圖說故事」的插畫

有不少人對於現今的媒體感到不滿,認為他們總是喜歡以偏概全、斷章取義說故事、報憂不報喜,再利用聳動標題來吸引閱聽人。

在這個社群媒體蓬勃的時代,我們很常看到一些公眾人物、KOL在平台上發表自己對於時事等的看法,然後就被新聞媒體擅自斷章取義、扭曲原意,並在標題上加入「怒嗆」、「罵爆」、「嚴重歧視」等聳動標題,即使當事人並沒有此意,但在媒體的渲染之下,仍難逃被網友出征的命運。

現今的媒體的影響力之大,而其操作模式又如此令人堪憂,若不好好控管,或是閱聽人沒有分辨是非對錯的能力,確實是有可能變成亂源的。在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之下,媒體不斷地去採訪那些到處閒晃之人,可能也默默地助長了這樣的情況。

善用媒體之力:正向的以偏概全

雖說媒體喜歡以偏概全來說聳動的故事,不過「水能覆舟,亦能載舟」,如果在疫情爆發的初期,媒體能夠報導那些快速採取對策,讓員工們變成在家工作的公司,或是好好待在家充實自己的學生,以「疫情之下,大家都好好待在家」取代「疫情之下,大家仍然出門玩樂」成為主流內容,達到「正面的以偏概全」,也許就能夠讓這個問題稍微減緩了吧。

--

--